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冈仁波齐转山”遗憾之二:最佳点没有观星辰

aikaiwu5年前 (2021-01-12)生命之所轻1223

转山第一天晚上,我们超过了原计划的歇脚地点——止热寺,到达了海拔5300米的天葬台,这是最高海拔的歇脚点,也是人们观看星辰和拍摄神山的最佳点。由于海拔太高,一般不建议第一次转山的人在此留宿。我们下午在驻扎点还有四十米的地方,怎么也走不动了,倒坐在地上休息了半个小时,才又慢慢起来。

到达休息的帐篷后,索性四仰八叉地倒在床上,一点也不想动了。头有些微微的疼,身体也非常累,稍微动一动明显感觉气不够用。躺在那里把随身带的氧气吸完了。想再买些氧气,结果主人说,没有氧气,本地人没有人吸氧。拿着氧气瓶的都是外地转山的人。很菜!哈哈。一罐1升的氧气瓶几分钟就吸完了,其实这也就起个心理安慰作用。

没有氧气,那就学着当地人喝了酥油茶。据说酥油茶可以有效对抗高原反应。因此每到补给点,我们都会停下来喝上一壶酥油茶(一壶25元,大概可以倒三四杯),尽管那个味道我不太敢恭维!做完这些补给后就直接倒在床上睡着了,后来身上一阵凉意袭来,迷迷糊糊拉了被子裹起来,可还是感觉有点不对了,嗓子也感到有点疼了。心里便有些小小的警觉。因为感冒在高海拔地区是个大忌。于是又强行起来喝了一杯热乎乎的感冒冲剂(解热镇痛药有两大功效,抗高反,抗感冒),这时候才发现自己身上的秋衣裤都湿透了,难怪现在这么凉!接着赶紧把随身带的一次的床单被罩铺上,顺便把外面的防风衣脱了下来,拖了一条超级重的被子把自己裹在里面。全身蜷在一起。

帐篷里一直有人进进出出,大家在里面歇脚喝茶,说话聊天。歇上一小时左右再赶路。当地人转山都用一天时间,所以有些人会夜里赶路。就这样一整夜处于半醒半睡状态,有时候那条重重的被子会沿着帐篷边滑下去。哈哈哈!难得的体验!帐篷里的电从晚上9点供应到夜里12点,整个帐蓬只有一个插线板,我们手机也快没电了,因为只带了线没有带插头,见到一个闲置的带USB的插头很是高兴,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也充不进电,无奈至极!这里信号也不好,联系不上朋友。

后来只能给朋友发最后一条短信后关机省电。明天行走途中看信号情况再联系。带着种种不确定性,一点观赏星辰的心情也没有了,虽然是走出帐篷,然后走上五十米的路。就可以看到传说中的美丽星辰。可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感冒,缺氧的风险,让我们望而却步!"彼时彼刻只有一个想法:安全!

“愿我成为一束光 照亮您回家的路”

Aikaiwu微信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aikaiwu.com/?id=221

分享给朋友:

““冈仁波齐转山”遗憾之二:最佳点没有观星辰” 的相关文章

【幻象万种】——“道理”

【幻象万种】——“道理”

“道理”本是一词,道理、讲道理、知道……后来随着语言的简化,慢慢衍变成了讲理、理论、理由、不知不觉中把“道”字给拿掉了。道理、理道、理是道的施用者,用来理清、厘清说明“道”而来,道才是根本。而后其被喧宾夺主。而“理”终归是“理”,它终也替代不了“道”字。理论、理由、尽管也有天理,即使它也在阐释科学规...

禅堂对联所感--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禅堂对联所感--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晨起在大殿听完颂经做完早课后,吃完饭在院子里溜达时,仔细把禅堂的对联研究了一翻:“内观,息出息入脉息显法身,观色观心观自性如来”字字入心、字字入魂。”自性、如来、法身、色、心、息出、息入……”突然想起佛陀当年苦修数年后不得正道后来到恒河边的一棵菩提树下发誓:“如果此次不得正道自己就永不起来死在这里。...

亲爱的,没有人可以辜负你,除了你自己!

亲爱的,没有人可以辜负你,除了你自己!

相信耳边经常会听到过诸如此类的话:“我不得不去!”“我妈妈让我......”“我老公不同意......”“我现在没时间......”“我孩子太小......”等等,如果不细细考究,觉得理由充分必要,不得不做了一个自己不想要的决定。对于朋友、对于同事、对于家人我们可以有所交待!这件事就这样可以过去了,...

“冈仁波齐转山”遗憾之三:放弃的痛与爱

“冈仁波齐转山”遗憾之三:放弃的痛与爱

转山的第一天,我们清晨五点半就从旅店出发,约好了一位藏族阿哥开车带着我们去经幡广场,帮助我们悬挂在他们家购买的经幡。大概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完成了写祝福语、挂经幡的全部过程。那时候天还没有亮,不过已经有人已经开始转山了。一般都是当地人。他们比较熟悉地形和路。藏族阿哥热心把我们带到道上...

第二日的奇妙体验--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第二日的奇妙体验--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一直以来没有正儿巴经持续几个小时连续打过坐,只是在冥想时候打坐一会儿,两天下来每天九个多小时的盘腿而坐还真的是个不小的挑战!不过对我来说来的目的非常清晰,这些也就不是太大的问题一切就随缘吧!前两天的重点是观呼吸,不过真的是管用,第二天的心念明显比第一天要少而且觉知得快,观心观心真的是在观心,以观息来...

父母第三课——你的孩子,她(他)为何而来?

父母第三课——你的孩子,她(他)为何而来?

你的孩子是因你而来。他(她)拥有和你一样心智,实际上他(她)仅仅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小号的你。又或者说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亲爱的父母们,你发现到了这一点了吗?当我们小的时候我们也是如此,你感觉到了吗?我们的想法和行动总是受到父母“爱的名义”的阻拦,我们就是在这样的阻拦下慢慢变成了现在的自己。我们甚至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