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与神对话——究竟何为好的动机

aikaiwu6年前 (2020-04-13)生命之所轻1195

本文摘自《与神对话》美 尼尔 唐纳德 沃尔什 著  李继宏 译  第二卷第253页

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为我们的孩子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什么不是好的动机呢?

“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确实是合适的动机。为你们的孩子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确实是好的动机。但问题在于,“更美好的生活”是什么呢?

与神对话

你们如何定义“更美好”?你们如何定义“生活”?

如果你们认为“更美好”就是更大,更好,更多金钱、权力、性爱和物品(房子、车子、衣服、唱片等等).......如果你们认为“生活”就是你们目前所处的从出生到死亡的时期,那么你产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走出这个使你产的星球陷入困境的怪圈。

然而假如你们认为“更美好”是更完整地经验和表达你们最高贵的存在状态,而“生活”是永恒的、持续的、无止境的存在过程,那么你们也许能够找到出路。

累积再多的身外之物也创造不了“更美好的生活”。你们大多数人懂得这个道理,所有人都说明白这个道理,然而你们的生活,以及你们在生我没有中做出的决定,却总是跟这些“身外之物”有关系,总是想要得到更多。

你们为身外之物而奋斗、而工作。当你们得到想要的东西之后,就再也不肯放手。大多数人的动机是获取和拥有那些身外之物。有些并不在乎身外这物的人,则能够轻易放它们走。

因为你们现在认为伟大就是累积世界能够提供的各种东西,所以世界上所有人都处于不同层次的挣扎之中。要是给这些不同层次的人分个类的话大概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人数量最多,他们依然在为简单的物质生存而挣扎。他们的日子充满着焦虑的时刻和绝望的算计。他们的精神关注着各种基本的生活问题。会有足够的食物吗?会有有地方住吗?我们会挨冻吗?大量的人每天仍然会受到这些问题的羁绊。每个月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仅仅由于缺少食物而死去。

第二类人数量较少,他们的基本生活有了合理的保障,但仍然挣扎着想要得到更多东西——中等水平的经济收入、朴素但体面的家、更美好的明天。他们努力工作,他们为未来如何与是否能够“出人投地”而烦恼。他们的精神充满着这些迫切的、忧心忡忡的问题。

第三类人数量最少,他们想要的东西全都有了,实际上,前两类人想要的一切他们都有,但有意思的是,他们大多数人依旧想要得到更多。他们想着的是如何保有他们已经获取的一切,以及如何增加他们的财产。

除了这三类人之外,还有第四类。这类人数量最少。实际上,这类人为数极少。这类人对物技的东西毫无需求。他们关注的是灵性的真相、灵性的实在和灵性的经验。这些人认为生活是一次灵性的邂逅,是一段灵魂的旅程。他们据此来对所有人类事件做出反应。他们以此来理解所有人类经验。令他们挣扎的是对神的追寻、对自我的实现、对真相的表达。随着他们的进化,这种挣扎不再是挣扎,而是一个过程;它是自我定义(而非自我发现)的过程,是成长(而非学习)的过程,是存在(而非行在)的过程。寻找、奋斗、探索、追求和寻觅的理由变得完全不同,行事的理由被改变了,行事者也被改变了。理由变成了过程,行事者变成了存在者。

从前人们在生活中寻觅、奋斗、努力工作的理由是获取世俗的东西,现在的理由是经验神圣的东西。从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身体,而现在人们关注的主要是灵魂。一切都改了,一切都变了。生活的目标改了,生活本身也变了。人们追求“伟大”的动机发生了转移,他们也不再需要去贪图、获取、保护和增加世俗的财产。

人是否伟大,将不再以他积累的财富来衡量。人们将会正确地认识到世界上的资源属于全世界的人民。承蒙神的厚爱,这个世界拥有的资源用来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绰绰有余,到时所有人的基本需求都将得到满足。

等到你们改变追求伟大的动机,重新定义伟大的那天,你们现在的原始社会里屡见不鲜的道德败坏现象将永远地消失。

这是你们的新动机:去成为我要你们成为的——展现神性的肉身。

当你们选择了你们的真实身份,也就是神的化身,你们将不会再采取非神的行动。你们将无需给轿车保险杠贴上这样的标语:神啊!让我免遭你那些信徒所害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aikaiwu.com/?id=50

分享给朋友:

“与神对话——究竟何为好的动机” 的相关文章

揭开"灵魂"的神秘面纱

揭开"灵魂"的神秘面纱

在我小学的时候,说过一次“有趣”的谎,至今没人知道,甚至我自己都忘了这事。而今天清晨却冒了出来:“妈,我害怕!刚刚在陆荡(地名)后面那个桥上我看见鬼了——穿着绿衣服、坐在桥上。呜呜呜……哭得可伤心了!从此,每个周一的清晨,爸爸再忙都会陪着我一直走到学校。那让我感到满足和幸福!我可以如此被重视!我可以...

'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良方!

'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良方!

2017年4月2日是我成为特训师后的第二次开课,这次的课程凭良心话讲专门是为了妈妈而发起的。作为儿女我们能够给父母的真的少之又少,作为“儿女之孝顺”有四个层次:一孝父母之身、二孝 父母之心、三孝 父母之志、四孝 父母之慧。而如今我深得宇宙真理实相,同时也明了此生为人的意义,此种人生真相是每个生命都需...

一只耳朵留给自己、一只耳朵留给他人

一只耳朵留给自己、一只耳朵留给他人

人有两只耳朵:一只耳朵留给自己去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一只耳朵留给他人,听他们说关于自己的声音。到今天才发现其实耳朵这么多年好似摆设一般,没有听进去别人说过的一句话,更没有听到自己内在的一句话。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却有些伤感,再看看自己的眼睛,鼻子,其它的五官,有谁真的正儿巴经地干过真正的活呢?空由...

妈妈,想说爱你不容易!

妈妈,想说爱你不容易!

友情提醒:本文有点长,不过建议你耐心读完,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你需要的宝贝,万一呢!试试吧!这个故事有些朋友相信听我讲过,如果知道的朋友那就重新来回顾一下:一次在参加国际家庭治疗大师约翰·贝曼先生的关系工作坊中,课后提问时间,我非常积极正式地提了一个问题:“老师,我觉得我非常爱我的妈妈,可是我为什么我在...

所有黑暗中都藏着光明的种子

所有黑暗中都藏着光明的种子

这些天我的自我成长又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为我自己感到由衷地赞叹!同时也深深感恩这些天出现在我视线中的事和人!感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在提醒和催促着我的意识的领悟和成长!凌晨在做自我疗愈的时候,我深深地向内在所有的黑暗、低下、肮脏、卑贱、丑陋、粗俗、不入流、小气、吝啬、傻B、尖酸、奸滑、婬荡、风骚、自我...

感恩那个让我学会“弹性与允许”的恩人——北大教授唐登华

感恩那个让我学会“弹性与允许”的恩人——北大教授唐登华

去年一次学习的缘由第一次认识唐登华老师,他是北大的精神科的专家教授,是中德家庭治疗的督导师,除了临床研究工作以外,还有教学任务,我也是其中的一名学员。 网上搜索唐老师简介: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治疗科主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