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如果你在苦中请记得找些甜的滋味

aikaiwu6年前 (2020-05-05)生命之所轻1279

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必定会带来纷争。正反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不断地争论与斗争,而这永远是个无解的方程。只有当二者会理解和看到对方实际是包容在自己的生活这中方能有解。

二元世界

四月份的时候有一个朋友举办一场大型的千人公益课程。目的纯正,利益大众,甚至自己还贴钱办公益。行为实是让人钦佩!而就在这样的会议酬办过程中还是有人出来捣乱,说是利益熏心,借由公益别有用心?双方就此有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结果朋友极为妥当地高姿态地处理了此事。因此这个朋友的人气大增,亦或是在我的心中人气指数飙升。因有了这样的一个小小的风波,我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与大家来分享:甲乙两个当事双方,一个事件:乙方因自己的原因要求甲方退还自己主动交的公益报名费,同时还在群里漫骂造谣,伙同一批人进行肆意攻击(交费初期已经明确说明一经交费概不退费用,本是公益场,费用极低。就当赞助公益场费用。)事情的结果是甲方退还了乙方及伙同的一批人的费用,事情平息。经由此事甲方人气飙升、吸粉无数、乙方争取了自己的利益。双方恢复了没有交费前的状态,而双方的人气有了巨大的变化。甲方在分享这段事件时,真诚感恩乙方带给自己的巨大的勇气和力量。就此乙方恶的身份被童话般“美化”而此“恶”也巧妙地转化为极大的“善”。

就此事件来讲,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世间的运行规律:1、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来成全你而来。除此之外再别无他意。一些人经历一些事、能量进行了互转各自又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平衡2、这个世界真的无善恶、好坏、低高之分,一切都是相对,有时候那些我们所谓的“低下的、卑劣的、肮脏的......”不一定是我们理解和认为的那样,它从中一定蕴藏某种“高尚的、纯洁的、美好的”还不为我们所知的种种。

如果此刻你在若在苦中请记得找些甜的滋味!也许那些你痛恨的、纠心的事里面蕴藏着巨大的礼物,请用心去体会感受,那个将为你带来的好!感恩您的阅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aikaiwu.com/?id=53

分享给朋友:

“如果你在苦中请记得找些甜的滋味” 的相关文章

一只耳朵留给自己、一只耳朵留给他人

一只耳朵留给自己、一只耳朵留给他人

人有两只耳朵:一只耳朵留给自己去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一只耳朵留给他人,听他们说关于自己的声音。到今天才发现其实耳朵这么多年好似摆设一般,没有听进去别人说过的一句话,更没有听到自己内在的一句话。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却有些伤感,再看看自己的眼睛,鼻子,其它的五官,有谁真的正儿巴经地干过真正的活呢?空由...

父母第一课 —— 学习是为了找到自己再找到方法

父母第一课 —— 学习是为了找到自己再找到方法

进入家庭教育领域有五个年头,进入过很多课堂,与很多专家作过交流,与很多家长作过工作,与很多的孩子作过工作;痛恨过教育,痛恨过家长......走了很多的弯路,哭过痛过而今醒来有所感悟,今天站在一个家长一个家庭教育的工作者的角度立体客观地说说心里话:亲爱的妈妈们,你唯一可行的做法是利用好你自己这个伟大的...

亲爱的,没有人可以辜负你,除了你自己!

亲爱的,没有人可以辜负你,除了你自己!

相信耳边经常会听到过诸如此类的话:“我不得不去!”“我妈妈让我......”“我老公不同意......”“我现在没时间......”“我孩子太小......”等等,如果不细细考究,觉得理由充分必要,不得不做了一个自己不想要的决定。对于朋友、对于同事、对于家人我们可以有所交待!这件事就这样可以过去了,...

' 绿萝 ' 所感

' 绿萝 ' 所感

前两天有个家长很困惑地找到我:今天在家看到家中的绿箩中的黄叶不经想起一个老生常谈的教育话题:亲爱的家长们,当我们看到植物的叶子发黄了,我们最有效他彻底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很多家长都会娓娓道来,施肥、浇水、补给所需的营养、除虫治病……很少有人说是直接把叶子摘掉。而现实生活中见得最多的是大家都愿意寻找更多...

“1 0”生命教育——怀着一颗平常平等的心去欣赏一切的发生

“1 0”生命教育——怀着一颗平常平等的心去欣赏一切的发生

作为曾经的孩子现在的母亲,个人感觉: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必须要面对的功课,在成人的眼里,那些是没有必要经历的弯路!在当事者的心里,那是一定要经历的有意义的体验,我们无法去判断这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我们无权去干涉他们的人生轨迹!怀着一颗平常心、平等心去面对你生命中所有关系的各种体验,...

母子对话——镜子

母子对话——镜子

某日,儿子指着镜子问:“妈妈,镜子中有个我哎!镜子中有个我哎!”妈妈很开心,儿子的成长迈进了一步,可以区分镜中的自己和本来的自己,心理学上所指的区分主体与客体。这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历程。今天同样的问答发生在成人与少年之间的母子。母子站于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与儿子,问“儿子,镜中的你是你吗?”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