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父母第二课——每个孩子都是世界的唯一

aikaiwu5年前 (2020-12-02)生命之所轻1453

当一个小生命来到我们家庭中,带着父亲和母亲及祖辈们传承的基因来到了我们身边,这本身就代表着生命的独一无二性。对于这样一个独特的生命,从初始我们培养标准则该与千千万万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

每个孩子都是世界的唯一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父与子的对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在此还是拿来与大家分享:父亲对着儿子说:“儿子,你怎么就不像大明,你看人家大明学习都不用他爸妈操半点心。”儿子反过来对着爸爸说:“爸,那你能像大明他爸一样当市长吗?”无语......

我们无意中会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什么地方都好,同时我们还总会拿自己孩子的弱项与别人家孩子的强项比。好像当自己孩子吸取了无数孩子的优势,变得哪里哪里都完美无缺时,我们就安心了。如果有时间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的孩子,他们真的愿意父母把自己与别人家的孩子比吗?他们真的会按照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的样子来要求自己吗?退一步我们问一下自己,当年我们的父母把自己与隔壁家的小明相比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如何?至此就明白了。其实我们都不希望父母把自己与别人来比较,显得父母的爱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之上的,显得父母心中对自己充满不满。我们只想做父母心中唯一的中心。而不是隔壁家的小明是父母心中的中心,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比较的永远不够好的产物。

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相同的”同样教育也是一样,世界上没有两个孩子是相同的,所以孩子之间也没有可比性。遗传、家庭、文化、地域、年龄、信仰、环境、社会、教育等都是影响因素。每一个父母都应视孩子为独特的唯一来看待!孩子无论如何都是唯一无可比拟的!为人父母的那一天起就要树立这样的一个观点。有很多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受到了隔壁家的大明小雪的影响,而从此走上了“比较”的道路,一生都在追逐父母心目中的那个“最好的自己的样子”。走了很多的弯路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足够的好!遇到很多的坎坷都是因为自己要超越隔壁家的大明小雪,孰不知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那一个!永远走在自己的道路上,无需证明!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的存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aikaiwu.com/?id=193

分享给朋友:

“父母第二课——每个孩子都是世界的唯一” 的相关文章

感恩的五体投地--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感恩的五体投地--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声明:本文所有感悟和描述仅为作者本人的体悟与感受,没有任何宗教、信仰、迷信等成分,不代表宣扬某种观点和政治立场,请您客观阅读本文内容,感谢!亲爱的吉祥法师:您好!我是2018年2月15-27日内观学员,在此向您顶礼呈上我最最诚挚的敬意和祝福!!!十日的内观课程结束了,我的总结是八个字“无常、美妙、殊...

与神对话——究竟何为好的动机

与神对话——究竟何为好的动机

本文摘自《与神对话》美 尼尔 唐纳德 沃尔什 著  李继宏 译  第二卷第253页 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为我们的孩子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什么不是好的动机呢? “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确实是合适的动机。为你们的孩子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确实是好的动...

我爱我自己,请你爱你自己

我爱我自己,请你爱你自己

每天花些时间拥抱自己,把那个镜子中的自己揽入怀中,狠狠地拥抱她(他),并轻轻用心对她(他)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全身心调动所有的感官让自己浸染其中……去感受那份自己端祥自己、自己欣赏自己的那份心境!那份美好!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重要!唯有自己最值得!当我选择投生为人的那一刻起,那...

影子所感--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影子所感--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上午休息时分,站在禅堂外晒太阳,暖洋洋的,照在身上感觉很舒服,倍受关爱的感觉。转过头来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左右摇了摇身子,它也跟着动了几下,再转了几个圈,它依然跟着变换了几种姿态,定下来安静地欣赏着自己的影子。“这么些年来一直陪伴着我不离不弃!去哪里都跟着,并且时刻都在不断变化中!佛说世间如梦幻泡影,...

 沟通中'不带耳朵的妈妈们'看过来

沟通中'不带耳朵的妈妈们'看过来

有一次课堂上有三位女同学就其中一位的“老公”发出了各自的点评和意见(老公本人也在场),包括我在内。A说:“我觉得......”B说:“我觉得......”C说:“我觉得......”当我们三位分别发表了个人的观点后,我的内心突然冒出来一个声音:“其实我们都在说自己对自己老公的看法......”这样的...

父母第三课——你的孩子,她(他)为何而来?

父母第三课——你的孩子,她(他)为何而来?

你的孩子是因你而来。他(她)拥有和你一样心智,实际上他(她)仅仅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小号的你。又或者说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亲爱的父母们,你发现到了这一点了吗?当我们小的时候我们也是如此,你感觉到了吗?我们的想法和行动总是受到父母“爱的名义”的阻拦,我们就是在这样的阻拦下慢慢变成了现在的自己。我们甚至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