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不完美'是对'完美'最大的贡献

aikaiwu5年前 (2020-03-11)生命之所轻869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注意到二元对立的统一观的,现在也越发地觉得这个世界所谓的上下、好坏、美丑等二元的对立其实是一个线上的不同的起点和终点而已,是一个圆上不同的部分而已。

维纳斯

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的愤怒,特别想写一篇文章关于“矛盾对立的批判”看到社会种种自我矛盾的象实在是可气可恨!很多的人在父母死后花很多的时间和金钱在操办丧后之事,诸如什么昂贵的墓地、几周年的记念等等、其实死了的人他们知道吗?他们能享用到吗?属于他们的存在时间已经过去了,真在在享用的是活着的人们,借着死者的名义来又一次满足了自己的各种“心”。而亲人在身前却是无瑕顾及......同样的还有关于健康的问题,我们明明知道抽烟、喝酒无益身体可是在我们请客送礼之时还是要带上几条烟拿上几瓶酒以示礼貌,以示尊重。不知道是哪里的逻辑和理论?诸如此类的更重要的是教育,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时间陪伴在身边而等孩子在青春期或是在成长期的任何出了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放下手中的所有的活来陪伴成长,花了更多的时间花了更多的金钱花了更多的心血......政府的各部门机关也明明知道自己的所有的薪酬奖金都是来源于国库,来源于老百姓的税赋,而真正在为民办事的时候却各种卡各种拿......诸如此类的还有很痛心的学校教育:家长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就成了大爷,孩子但凡有一点点问题耀武扬威地责问学校,然后学校不得不出台相关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利益,出台了什么“安静校园、安全管理”等各种“保护措施”结果孩子们被非常稳妥地保护在课桌前,除了必要的活动——厕所外,哪里也不能去......这一切的一切......想起来都痛心痛肺!而此刻的自己更想说说关于不好与好的相互滋长相互促进互为前进互为推动的一种自然的规律。

诚实有很多的不理的地方,而这些种种的所谓的不理想、肮脏、丑劣、龌蹉.....等等只为给我们送来一个信号:“对你来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准备为之做点什么?你准备为之改变点什么?你准备为之有何新的变化?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自己?你为之做了何种不一样的决定或是相同的决定?”除此以外都与你无关,我们也无法对此做出任何的实质性的改变。这样的话听起来有些被动或是有一点点的消极,而这就是现实和真相!我们无法去改变别人来和环境来适应自己的感官和想法,而我们却可以去经由别人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经验和对待。这是我们能做到的,同时经由我们的经验和对待,我们可以为别人一个相对“好的”呈现,让对方可以经验到美好的存在是可以的,然后再由其自由的选择而发生变化而来改变整个世界。这个世界我们只能对自己作出选择和变化。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趋使我们不断走向完美的正是不完美,因此我们对于不完美的存在应存有一份深深地感恩,感恩那份不完美的存在让我们清醒,让我们得以明理,让我们得以走上正途,而在此那份不完美又是那么地完美!社会在如期地向着完美的方向发展着,我们每个人也是一样!目的一样!而那些不同的阶段的体验和认知让我们分成了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矩阵,而这些不同就是不同本身而已,并无分别!所以请与那些与自己不相协调的部分不相合适的部分说声“谢谢”谢谢它们让自己经验到不同的面向的自己,谢谢它们让自己能够看到更加好的、更加美的、更加完美的、更加高尚的、更加接近于最大的慈悲的力量的部分。深深地感恩和接纳生命中所有的不完美的部分,那是对我们走向完美最好的礼物和贡献!

“愿我成为一束光 照亮您回家的路”

二维码

Aikaiwu微信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aikaiwu.com/?id=41

分享给朋友:

“'不完美'是对'完美'最大的贡献” 的相关文章

' 绿萝 ' 所感

' 绿萝 ' 所感

前两天有个家长很困惑地找到我:今天在家看到家中的绿箩中的黄叶不经想起一个老生常谈的教育话题:亲爱的家长们,当我们看到植物的叶子发黄了,我们最有效他彻底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很多家长都会娓娓道来,施肥、浇水、补给所需的营养、除虫治病……很少有人说是直接把叶子摘掉。而现实生活中见得最多的是大家都愿意寻找更多...

第二日的奇妙体验--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第二日的奇妙体验--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一直以来没有正儿巴经持续几个小时连续打过坐,只是在冥想时候打坐一会儿,两天下来每天九个多小时的盘腿而坐还真的是个不小的挑战!不过对我来说来的目的非常清晰,这些也就不是太大的问题一切就随缘吧!前两天的重点是观呼吸,不过真的是管用,第二天的心念明显比第一天要少而且觉知得快,观心观心真的是在观心,以观息来...

我们到底要回哪个'家'?

我们到底要回哪个'家'?

第一次听说是这个词,是一个大师的演讲中提起过她说“我们都行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时候似懂非懂!随着慢慢地成长慢慢地对这个词有些由模糊到熟悉的认识,今天在此把我这些年对于这个词的认识的变化及现在对此词的认识与大家分享,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心理学里经常讲“感受、渴望、内在、生命力......”,...

关于扫地的感悟--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关于扫地的感悟--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给北京的小妹疗愈完后,第二天上午没有主动去找她,当时还是有所犹豫的,内心经过了一翻斗争后还是没有去找她。当时问了自己三个问题“是什么让你要去看望她呢?仅仅是关心她吗?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就这三个问题就如悟空的金箍棒一样灵验,一下就现了我的原形。原来在我的内心里有个秘密那就是“我是个好人,我是被重视的...

意外离我们有多远?

意外离我们有多远?

前些天遇到一个老师,他非常激动地跟我说,恨不得要将我掐死的那种感觉。我深深理解他的心境!“恨不能!”他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为国家培养了一位优秀的儿子。自己研究营养研究教育十多年,积累了一堆有用的经验和理论,无用武之地。曾天看到身边发生的各种事件(因教育失误所致的惨案、因保健营养知识缺乏所致的疾病......

“在路上”——我和你

“在路上”——我和你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 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 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 只为温暖我的人、温暖我的人”刘欢的这首《在路上》曾经是让我感觉极其舒服的一首歌。而如今再来听这首曲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