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第二日的奇妙体验--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aikaiwu8年前 (2018-03-05)生命之所轻1016

一直以来没有正儿巴经持续几个小时连续打过坐,只是在冥想时候打坐一会儿,两天下来每天九个多小时的盘腿而坐还真的是个不小的挑战!不过对我来说来的目的非常清晰,这些也就不是太大的问题一切就随缘吧!前两天的重点是观呼吸,不过真的是管用,第二天的心念明显比第一天要少而且觉知得快,观心观心真的是在观心,以观息来观心,这个心哪,真的是半点空都不得闲,天马行空地跑,八杆子挨不着边的人事也能拉到一块编个剧、演个戏、唱台戏,真是服了自己!也真正明白了无名火是如何来的,有时候我们经常看到两个发火的人你仔细一听双方都非常有道理,一点没有错。可是怎么就吵起来了呢?天知道一句话勾起了另一个人心念去了哪里呢?而一旦去了别处时人就全然不在当下了,那个劲别提有多足了,在那里游了一圈了回来还可以对对方对答如流,不过此回应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对方想要的,八成不是,否则又为何会吵起来了呢?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都在自己的心念里畅游着,对于对方所关心的事,关心的问题那是一点没有觉知,真要命啊!这是沟通的部分真相啊!一花一世界,每个人自己那方寸间灵台心都管不住还总是想入非非,可笑可怜可悲啊!

打坐小佛

记得没错TED上有个视频讲过一个人很难集中注意力超过10秒钟。我的个天啊!其它时间都干嘛去了呀?都在过去和未来的两个时空频道里不断地切换,就是不肯回到此时此刻回到这个经验的当下。念到此时我全身出了一身的汗。每天真正属于我们的时间可怜得要命,那还有那么多宏伟的梦想,真的是梦想------做着白日梦想着的“梦想”,同时而不自知! 说到此不知你是何感想,此时此刻我有点上瘾,更加享乐地关注它了,看它平时都在干什么?准备 去向何方?看看心都是如何运作的,自己是否可以降伏住它!佛陀太厉害了!观息观心真的很绝!

夫妻

观到下午时分突然感觉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地有节奏地向左右、前后方摆动。刚有两次无意,现在引起了我的警觉,这里发生了什么?主动注意了后发现,身体内在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向左右摆动,然后又向前后摆动,无特定规律可循可是却不能自控,那股力量是气?是神?是自性的力量?......不知道,内在一股冲动的暖流涌上来,是的,我就知道有一个无所不能的神在!它一直都在,一直都在,只是我们不知道,现在它与我游戏玩耍互动!眼泪刷的一下流了出来,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只是觉得此时这样的方式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就让它自动地流出来吧!我的心需要这样的敞开和自由,来抒发我的内心的喜悦或是触动!此时的文字显得太苍白太局限,而又非得用文字来描述,而这样的表达不及真实感受的百分之一!

瑜伽

我想我的身体是听到了心的声音,给了我一个小小的回馈,来告知我它收到了我的内在的呼求。此刻跟我在一起,并且一直跟我在一起,那个空无的虚空是真实不虚的存在着的。这个肉体之外还是有一个不知名的力量在运行着的,并且这样的力量是强有力的是万能的。奇妙的体验结束了第二天内观课。很愉悦、很美妙、很殊胜!

【愿所有人都能得正法 找到回家的路】

“愿我成为一束光 照亮您回家的路”

二维码

Aikaiwu微信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aikaiwu.com/?id=9

分享给朋友:

“第二日的奇妙体验--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的相关文章

直面至亲死亡:李子勋、李咏、金庸三位名人

直面至亲死亡:李子勋、李咏、金庸三位名人

10月24日凌晨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因病在中日医院永远地离开了这片他热爱的土地,10月25日凌晨著名前央视名嘴李咏在美国因病医治无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10月30日著名武侠小说作者金庸先生也因病离我们而去,网上一搜还有一个红学专家李希凡老先生10月29日也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关于扫地的感悟--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关于扫地的感悟--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给北京的小妹疗愈完后,第二天上午没有主动去找她,当时还是有所犹豫的,内心经过了一翻斗争后还是没有去找她。当时问了自己三个问题“是什么让你要去看望她呢?仅仅是关心她吗?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就这三个问题就如悟空的金箍棒一样灵验,一下就现了我的原形。原来在我的内心里有个秘密那就是“我是个好人,我是被重视的...

父母的第一课——认识生命

父母的第一课——认识生命

因为相爱所以我们决定孕育一个生命,让他来见证我们的爱,同时一同享受“家庭”的快乐幸福和所有成长的痛。这就是我怀孕前的对于生命的认识。后来孩子出生了,伴随着诸多的成长的烦恼和喜悦,伴随着自我不断学习成长,我对于一个新生命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今天就谈一谈我所认为的为人父母第一课——认识生命...

意外离我们有多远?

意外离我们有多远?

前些天遇到一个老师,他非常激动地跟我说,恨不得要将我掐死的那种感觉。我深深理解他的心境!“恨不能!”他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为国家培养了一位优秀的儿子。自己研究营养研究教育十多年,积累了一堆有用的经验和理论,无用武之地。曾天看到身边发生的各种事件(因教育失误所致的惨案、因保健营养知识缺乏所致的疾病......

“在路上”——我和你

“在路上”——我和你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 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 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 只为温暖我的人、温暖我的人”刘欢的这首《在路上》曾经是让我感觉极其舒服的一首歌。而如今再来听这首曲子的时候...

“冈仁波齐转山”遗憾之一:天葬台没有看到天葬

“冈仁波齐转山”遗憾之一:天葬台没有看到天葬

第一次正面死亡是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中《正念经》提及的“观白骨”,当自己静静看完那一段时,心中升起对内在自我的一次深刻体验的升华。“看着自己的身体如何膨胀淤紫并一点点腐烂,然后一点点被蛆吃得只剩下几线血肉附在骨头上。一直观到只剩下白骨。直至它慢慢坏掉,化为尘土。”同时在此过程中去感受自己内在所生...